繼7月份、8月份外貿出現(xiàn)反彈并保持溫和增長之后,分析人士指出,得益于全球經濟回升勢頭良好,又恰逢歐美傳統(tǒng)銷售旺季,再加上國內促進外貿再平衡的政策,9月份外貿將繼續(xù)保持溫和增長的勢頭,水平與上月基本持平。
作為反映進出口貿易的先行指標,9月份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表明9月份外貿數據將繼續(xù)溫和增長。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新訂單指數為52.8%,比上月回升0.4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連續(xù)三個月回升,9月份達到52.8%,為去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值。三季度平均為51.9%,較二季度回升0.6個百分點,顯示國內需求有所回升,后期隨著改革推進,將有利于潛在需求釋放。此外,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明顯,8月份、9月份均保持在50%以上,三季度平均為50%,較二季度上升1.4個百分點,顯示外部需求好轉。
分析指出,自7月份以來,國家出臺了促進進出口“穩(wěn)增長、調結構”的多項措施;進入三季度以來,全球經濟整體發(fā)展勢頭良好,美國、日本經濟呈回升態(tài)勢,歐元區(qū)也見明顯好轉。這些因素都有利于出口保持恢復性增長。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發(fā)布的報告顯示,自9月起,歐美發(fā)達經濟體相繼進入傳統(tǒng)消費旺季,再加上國際海運市場的活躍助推了9月份中國出口增速的反彈。
不過,出口方面也同樣受到一定的挑戰(zhàn)。報告顯示,受近期新興市場普遍面臨資本外逃、幣值下跌沖擊,9月份人民幣對多幣種出現(xiàn)了較明顯的被動升值走勢,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出口增長的壓力。綜合考慮到去年同期“出口高增長”基數,預計9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增速小幅回調至6%左右。
經濟學家表示,預計9月份出口同比增長5.0%,增速較上月回落2.1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7.0%,與上月大致持平;順差250億美元,較8月收窄35億美元。
交通銀行的報告也給出9月份進口同比增長7%的預判。展望第四季度,報告顯示,出口方面,受美國經濟和政策不確定性因素以及美聯(lián)儲QE退出預期臨近的影響,新興市場普遍面臨資本外逃、幣值下跌的沖擊,未來中國對美國和新興經濟體的出口增長壓力都有可能會加大。再考慮到去年的高基數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將制約未來數月出口增速的反彈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