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生產過程

               

                  友情鏈接

行業(yè)新聞

倫敦金融峰會熱點前瞻:國際貨幣體系醞釀新變局

來源: 時間:2009-03-31 11:12:08 瀏覽次數:

倫敦金融峰會熱點前瞻:國際貨幣體系醞釀新變局

 

  新華網北京3月31日電 (記者王宇、韓潔、安蓓、姚均芳)在國際金融危機仍未見底的背景下,即將召開的G20倫敦金融峰會承載著全世界的期望。特殊歷史時刻下,與會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將直面危機,破解難題。

  綜合此前諸多信息表明,全球需要怎樣的刺激經濟方案、國際金融新秩序如何啟程,怎樣反對貿易保護等,將成為本次倫敦峰會的熱點話題。


  刺激經濟計劃備受期待,各國協同應對危機是關鍵

  如果說去年11月召開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華盛頓會議以穩(wěn)定金融體系為要務,那么,對于即將召開的倫敦金融峰會來說,刺激經濟無疑是當務之急。

  與去年11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在美國華盛頓聚首時相比,金融危機目前不僅沒有得到明顯緩解,而且已全面波及實體經濟:世界銀行近日將全球經濟增速從1.5%調至負的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從0.5%調低至負的0.5%至1.0%。

  “希望各國領導人不惜一切代價,刺激增長、創(chuàng)造就業(yè)?!倍ㄓ?月2日在倫敦主持金融峰會的英國首相布朗表示。

  然而,圍繞如何刺激當前經濟的難題,歐美國家存在不小分歧。英國首相布朗主張推行“全球新政”投入重金刺激經濟,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強調目前最迫切的是加大財政投入,刺激經濟增長。而以法、德等傳統(tǒng)歐洲國家為代表的歐盟則堅持美國的刺激經濟倡議不適合歐洲,歐盟在支持全球需求方面已做了很多,不必采取新的財政刺激措施,當務之急是通過重建金融體系制定監(jiān)管原則。

  “無論倫敦峰會有關經濟刺激的討論最終會占多大比重,各國決策的基礎一定是自身經濟利益,各方只有在符合各自利益的基礎上去尋求共識?!敝袊F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認為。

  “當前美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大衰退,刺激經濟增長、促進就業(yè)是奧巴馬政府的當務之急。而歐盟有各國財政赤字不得超過國內生產總值3%的規(guī)定,在缺乏歐元區(qū)中央財政的情況下,歐盟各國如何協調出臺新的財政刺激方案存在較大難度?!标慀P英指出,從傳統(tǒng)上講,歐洲經濟更加注重維持相對穩(wěn)定的通脹目標,因此更加擔心短期刺激方案會引發(fā)長期的問題。

  “如果不采取措施刺激經濟,就有可能造成全球經濟大蕭條,如果各國不能協調一致采取措施,金融危機就會有進一步向實體經濟蔓延的危險?!标慀P英說。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近日就倫敦峰會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社會必須攜手合作,增強信心,共度時艱。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近日也表示,推動各方根據各自國情出臺經濟刺激計劃,并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是中國對峰會的期待。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個國家在這場危機中都不能獨善其身?!标慀P英說,盡管在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和恢復全球經濟增長的優(yōu)先權上存在爭議,實際上面臨全球經濟衰退的現狀,各國迫切感到協同一致的必要。

  構建國際金融新秩序牽動各國神經,國際貨幣體系醞釀新變局

  愈演愈烈的國際金融危機已經明顯暴露出了現行國際金融監(jiān)管體系的弊端和不足。作為此次峰會一個重要議題,如何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牽動著世界各國的神經。

  “倫敦金融峰會是推出國際金融機構改革方案的難得機會?!痹┞氂谑澜玢y行和意大利中央銀行的意大利路易斯大學教授格洛麗雅巴托利說。她認為,當前亟待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協調全球行動,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增加貸款額;二是如何建立全球和多極管理的新體制。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指出,在國際層面,美歐在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的資源上的立場基本一致,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風險監(jiān)管方面應發(fā)揮關鍵作用。但在很多關鍵問題上,美歐間的分歧遠大于共識。

  在歐盟看來,峰會應對現存國際金融體系實行全面改革,集中討論建立新的國際金融監(jiān)管機制,防范危機再現。而美國雖然認同需要改革國際金融監(jiān)管機制,但反對在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中設立“超級監(jiān)管者”。

  “美歐之間的分歧,決定了G20峰會不會在改革國際金融體制方面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鄭永年說。他指出,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定位至關重要。

  在倫敦金融峰會開幕前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英國《泰晤士報》上發(fā)表署名文章,闡釋了中國在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方面的立場,認為峰會應就此制訂明確的改革目標、時間表和路線圖,要著力調整國際金融組織的治理結構,提高發(fā)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fā)言權。

  此外,中國還明確主張IMF按照權利與義務平衡、分攤與自愿相結合的原則籌集資金。對此,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說,IMF成立60年來發(fā)揮的作用有限,原因之一在于其控制權集中在歐美國家,沒有反映近20年來新興市場國家在世界經濟中擴大的份額。

  峰會臨近之際,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呼聲也日益清晰。日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撰文提出遠期內建立超主權儲備貨幣的構想,在國際社會上“一石激起千層浪”。

  如一些評論所言,此項提議“捅了美國的馬蜂窩”。不過,在遭到美國反對的同時,它卻獲得了澳大利亞以及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阿根廷等新興市場國家在內的廣泛擁護,且獲得了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為主席的聯合國顧問委員會的支持。

  在最近幾十年里,美元在為世界提供流動性的同時,也不斷在為全球金融市場制造風波,并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徹底凸顯出來,令許多發(fā)展中國家深卷其中。而近期美聯儲公布購買巨額美元債券的決定,更是為今后金融市場的更多動蕩埋下了伏筆。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對G20峰會是否會討論超主權儲備貨幣問題仍不得而知,但如何防止危機再次發(fā)生,并尋找到一種更為合理的國際金融貨幣體系,必然會成為本次峰會關注的重點,而超主權儲備貨幣問題的提出,實際上是在為這一體系的構建尋找方向。

  “周小川最近提出這個問題是一種可以考慮的設想。從長期看,必須改變現在由一個主權國家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必須改變讓一個主權國家的中央銀行來決定國際儲備貨幣的發(fā)行,而讓全世界都被動地接受的格局?!苯洕鷮W家吳敬璉指出,“要對美元的發(fā)行有一種國際機制加以控制,要給美元的發(fā)行機制套上籠頭。”

  反對貿易保護呼聲熱烈,達成實質性約束機制尚待觀察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貿易保護主義在一些國家正有所抬頭。世界銀行本月發(fā)表的報告指出,就全球而言,金融危機爆發(fā)后推出的保護主義措施多達78項,其中47項已付諸實施。國際貿易中壁壘不斷增多,全球面臨著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危險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

  對此,即將召開的G20倫敦金融峰會已將反對貿易保護作為一個重要議題,許多國際組織和國家也在峰會召開前發(fā)出了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呼聲。

  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日前表示,近來各國采取的貿易限制措施出現增多之勢,這些措施不但會危害國際貿易的發(fā)展,也會削弱全球為經濟復蘇而采取的努力。

  長久以來,每當全球經濟陷入衰退,貿易保護往往扮演著制約全球經濟復蘇的幽靈角色。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中,全球經濟就因保護主義而陷入更嚴重的衰退。

  基于此,倫敦峰會已成為各國反對貿易保護的宣誓場所。“倫敦金融峰會要建立適當的監(jiān)督機制,處理保護主義問題,并促進全球貿易增長?!庇紫嗖祭?3日在談到貿易保護主義問題時說。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日前在談到中方對峰會的期待時也指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取得全面、平衡的結果,特別要加強對發(fā)展中國家的貿易支持。

  不過,盡管各方紛紛期待峰會出臺關于抑制貿易保護主義的措施,但在金融危機影響不斷深化下,各方達成實質性的約束性機制存在一定難度。此前G20華盛頓金融峰會也曾強調反對保護主義,但自那時起,該集團中已有17個國家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保護主義措施。

  “由于各國都在采用寬松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使國內刺激擴張政策效果不至于外溢,這可能成為各國實行貿易保護的堂而皇之的理由?!敝袊缈圃航鹑谘芯克袊洕u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說。不過劉煜輝認為,大蕭條時期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狀況不會重演。

  由于部分國家采取措施嚴格限制進口,保護本國產品,相對來說,出口導向型經濟體面對貿易保護主義受到的危害尤甚?!皬奈覈壳暗脑鲩L來看,如果全球貿易保護風潮盛行,對出口的依賴使得我國在貿易保護浪潮中深受其害?!眲㈧陷x說。

  經濟觀察:倫敦金融峰會尋求破解金融危機難題

  受“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影響,目前世界經濟面臨嚴峻局面。在二十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即將舉行之際,人們普遍期盼由發(fā)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共同參與的這次會議能夠成為一個破解金融危機難題并促使世界經濟盡快復蘇的機遇。

  在過去的一兩年里,世界經濟形勢急轉直下,特別是自去年9月中旬美國金融危機全面爆發(fā)并不斷蔓延以來,除了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以外,實體經濟也受到了嚴重沖擊。>

版權所有 © 2013 安陽市鐵發(fā)冶金耐材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安陽市龍安區(qū)龍泉開發(fā)區(qū)
聯系電話:0372-3192222      傳真:0372-3192222

Cored Wire

 網站備案編號:豫ICP備2021015981號-2

技術支持:星源網絡